從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一季度中國經濟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各個產業普遍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其中,服務業生產下滑,工業生產下降,而以半導體等為代表的高技術制造業卻保持增長。
由于半導體產業具有特殊性,上游產線需要持續性生產運營,所以春節期間大部分半導體企業的的生產營運依舊保持正常狀態,加之年前訂單比較飽滿,半導體企業一季度的業績整體表現不錯。
據集微網不完全統計,截止4月17日,A股已有57家半導體相關上市公司披露一季度業績,其中有44家上市公司業績預計盈利,占比為77.19%。整體來看,一季度國內半導體上市公司受疫情影響較小,且在可控范圍之內。
Q1半導體企業盈利占比超7成
根據集微網不完全統計的57家半導體相關的上市公司來看,有44家上市公司業績預計盈利(以下限值為主,下同),占比為77.19%;其中有3家企業凈利潤扭虧為盈,分別為北斗星通、富瀚微及大港股份,26家企業的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為45.61%。另有18家企業業績預盈但凈利同比下降,占比為31.58%。
而凈利潤預虧的上市公司僅為13家,占比為22.81%。其中,有4家企業繼續虧損,分別為國民技術、華燦光電、聯建光電及國科微。
在凈利潤增幅方面,同比增長超過100%的企業有13家,占比為22.81%;0%-100%之間的企業有13家,占比為22.81%;而凈利潤同比下降的企業有31家企業,占比為54.39%。
據統計,凈利潤增幅最大的公司是高德紅外,同比增長超19倍;其次是大立科技、長川科技及北京君正,同比增長分別為753.38%、680%、397.56%。此外,增速超過200%的還有4家企業,分別為北斗星通增長219.98%、富瀚微增長204.48%、華天科技增長200.16%和思源電氣增長200%。
關于業績大幅度增長,高德紅外表示,報告期內諸多新興民用領域對紅外熱成像設備產品市場長期需求凸顯,進一步激發了紅外熱成像技術在消費電子、智慧家居、智慧金融、安防監控、無人機等多個行業的新興應用。大立科技也稱一季度防疫類產品訂單也持續快速增長,公司現正開足產能,在優先保障國內防疫需求的同時積極支持各國抗疫。
北京君正稱,公司凈利潤大幅度增長主要是智能視頻芯片銷售收入同比增長;北斗星通則表示,公司芯片業務受益于新型高精度應用領域快速增長、陶瓷元器件業務受益于5G基站建設帶來的需求快速增長;華天科技稱業績增長是公司訂單飽滿所致。不過長川科技是靠政府補貼來“扮靚”業績,若扣除政府補貼之外,該公司的凈利潤則為虧損。
另外,業績預虧的企業有13家,其中,凈利潤向下變動幅度較大的公司有:乾照光電(-2091.4%)、新綸科技(-610.74%)和協鑫集成(-573.29%)。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乾照光電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產業鏈復工延遲,導致公司產量下降,同時LED芯片市場價格同比下降,致使毛利率同比下降。新綸科技也稱一季度總體開工率不足,導致營業額同比下降40%-50%。國科微則表示,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50%以上,凈利潤下滑主要是政府補助及投資收益減少疊加研發費用、營業外支增長所致。
協鑫集成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公司上游供應商復工時間普遍延遲,交通運輸受限,原材料價格及物流成本上升,客戶訂單交付受阻。同時,一季度為光伏行業傳統淡季,國內裝機需求及 EPC開工率不足, 海外市場需求隨著海外疫情的爆發,一季度亦出現一定幅度的延遲和削減,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Q2半導體企業不確定性加劇
盡管半導體企業一季度業績整體表現不錯,但隨著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國外半導體廠商紛紛關廠,國內半導體廠商的訂單能否持續維持較高水位營運,引發市場擔憂。尤其是在,終端市場需求的下降,或將在第二季度向上游半導體廠商傳導,從而縮減訂單。
據集微網此前報道,進入第二季度,全球一線手機品牌將進入砍單潮流,其中三星5月份砍單量達到了30%-50%,蘋果同樣砍單超過了25%,而到了6月份,國產手機品牌紛紛跟進,其中OPPO和vivo砍單達到了30%-40%。
另外,疫情影響下海外5G基站的建設也會放緩。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歐洲的5G部署會延后,多久則取決于疫情持續的時間。
在這些因素影響下,各大分析機構紛紛下調預測半導體產業數據。摩根大通將全球半導體2020年成長預期由年增5.3%,調整為年衰退6%,若不含存儲器,衰退幅度放大到8.4%。
IDC也認為,2020年全球半導體行業收入大幅縮水的可能性接近80%,而不是此前預計的小幅增長2%。仍有20%的機會能在2020年擺脫公共衛生危機的影響,實現快速而強勁的反彈。不過就目前而言,IDC認為此事最有可能的結果是,202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收入同比下降6%,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為54%。
目前來看,在疫情影響之下,今年全球終端市場萎縮,將帶動半導體企業需求下滑,產值縮水。雖然在原有的訂單支撐下,一季度國內半導體企業整體表現不錯;但從第二季度開始,受海外疫情發酵和終端市場砍單影響,將會給國內半導體企業業績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