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筷行動、分餐制,既是當下公共衛生的新風尚,也是今年各地兩會的熱詞。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使用公筷,分餐制也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四川省政協委員、四川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著名科幻作家吳顯奎在今年的四川兩會上,提交的提案就是《科學抗“疫”,在全省推行分餐制》,聚焦舌尖上的安全。
吳顯奎說:“在四川全省推行分餐制,既是防范新冠肺炎病毒傳播必要舉措,也是變革千百年來形成的就餐習俗的最迫切需要?!?/p>
民以食為天,難過病從口入關。吳顯奎觀察到,新冠疫情讓城鄉居民逐漸接受與適應公筷就餐,分餐制,摒棄使用口水筷,一場對千年就餐習俗的變革正在悄悄進行。現在要趁勢而行,在全省餐飲服務單位推行分餐制,在家里推行公筷制。
“合餐共食,一雙筷子用到底的用餐方式,非常容易傳播病毒和細菌,還會造成食物嚴重浪費。也容易因為吃得太多造成肥胖、三高等等。推行分餐制,是科學抗‘疫’的一部分?!?/p>
在吳顯奎看來,實行分餐制至少有三個方面好處,首先是預防病毒和細菌的口口傳播,不僅僅預防新冠肺炎病毒,還能有效防止幽門螺旋桿菌、甲肝、乙肝傳染。
據北京等五個城市餐飲服務單位抽樣調查測算:2017年我國城市餐飲業僅餐桌上食物浪費量在1800萬噸,相當于5000萬人一年的食物量。在全社會推行分餐制,大家吃多少,取多少,沒有吃完可放心打包,必然會大大減少食物的浪費。
此外,推行分餐制,可有效控制減重者食物攝入量,減少三高人群,減少醫療開支,增強全民體質。
如何在全省推進分餐制呢?吳顯奎在提案中寫明了建議: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會同四川省餐飲業協會,共同編制《四川省餐飲服務單位實行分餐制若干辦法》。由省精神文明委牽頭,會同四川省疾控中心,擬定《四川省餐飲服務單位和城鄉居民家庭文明就餐公約》,并以合適的途徑和方式發布推廣。
除此之外,作為著名科幻作家,吳顯奎深知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他希望通過科協系統、高等院校、醫療機構、科普作家、社工組織、新聞媒體通力合作,廣為宣傳分餐制的好處,加快形成全社會共識,盡快使分餐制沉淀為習俗習慣。
“無論群體在外相約聚餐,還是家庭內部生活,都依照分餐制辦法就餐,徹底變革傳統的就餐習俗?!眳秋@奎告訴記者。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