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8年美國發射了第一顆導航衛星以來,該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一直是全球無可爭議的領先者。但隨著中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后來者居上”,GPS系統“一枝獨秀”的地位已然不穩。
據《日經亞洲評論》11月25日報道,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在反超美國的GPS。美國衛星信號接收公司Trimble導航公司的數據顯示,在全球195個主要國家中,北斗對165個國家首都觀測的頻率要比GPS系統要高。這表明,北斗將在全球85%國家“好評率”更高。
此外,日媒此前報道也指出,在全球130個國家上空,中國北斗與美國GPS系統相比,被觀測到的衛星數量更多。綜上而言,對全球約85%的國家而言,能提供更優質服務的中國北斗系統可能會更受歡迎。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與發展》報告顯示,北斗的全球服務能力已經全面升級,可向全球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全球短報文通信和國際搜救三種服務。其中,定位導航服務應用廣泛,使用者可以通過北斗系統實現精準灌溉,用無人機采集農業數據等智慧農業模式等等。
比起北斗系統,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以及歐盟的伽利略等其他三大定位系統則存在著精確度不夠、信號不穩定等多種不足。因此,更有優勢的北斗系統將迎來廣闊的國際市場。
據中新社報道,今年11月25日,中蒙在成都正式簽署了北斗應用雙邊合作協議,這表明與中國簽訂北斗合作協議的國家已經增至138個。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沈軍也透露,北斗相關產品已經出口至1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東興證券預計,隨著北斗不斷深耕國際市場,下游應用市場將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20年,中國衛星導航產業將持續爆發,市場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同時北斗系統還將拉動超過3000億元規模的市場。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