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平臺拼多多(NASDAQ:PDD)發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一季度拼多多實現營收221.671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增長239%。非通用會計準則下,拼多多一季度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18.903億元,對比去年同期31.696億元的凈虧損,有所收窄。
對于營收的增長,拼多多歸因于在線營銷技術服務收入的強勁增長。財報顯示,一季度,拼多多在線營銷技術服務收入為141.115億元,較上一年同比增長157%,商品銷售收入為51.241億元。
除營收的增長外,拼多多的用戶數量等數據也是市場普遍關注的重點。
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拼多多平臺年活躍買家數達到8.238億。而在上一季度,拼多多用戶規模達到7.88億,超越阿里巴巴首次成為中國用戶規模最大的電商平臺。
此外,拼多多在“百億補貼”等業務的投入還在持續。拼多多在財報中表示,一季度平臺繼續加大了對優質商品的補貼力度和覆蓋范圍。報告期內,拼多多用于銷售與市場推廣費用為129.97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2.966億元,增長78%。
在補貼方面的持續投入無疑會增加拼多多的盈利壓力,在此情況下,拼多多也開始采取措施止損。
5月20日,有媒體報道稱,拼多多“百億補貼”今年1月向商家宣布將開始抽傭,3月正式施行。拼多多抽傭比例為1%-3%,各類目抽傭比例基本是天貓的一半。目前,生鮮等部分類目已先行實施。而此前,拼多多商家全站入駐實行“0傭金”政策。
“拼多多開始對商家抽傭,肯定有利于減少虧損。拼多多的‘百億補貼’板塊與天貓類似,有很多品牌聚集,走高端路線,背書作用更強,所以這個板塊一定是變現的主力板塊。目前來看,拼多多的抽傭比例還比較低,這也是拼多多相比于天貓店鋪的主要優勢。”5月26日,電商分析師李成東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
除了減少虧損之外,業內也有觀點認為,對部分商家進行抽傭,也能對拼多多社區團購等“燒錢”業務補充一定的現金流。時代財經注意到,在拼多多財報發布后的一季度業績分析會上,就有不少投資者和分析師圍繞著“多多買菜”這一社區團購業務的虧損數據、用戶數量、資金投入等情況進行提問。
但拼多多方面并未直接回復上述問題,其表示,多多買菜目前是拼多多的業務重點,對其投入還將持續。而對于“多多買菜”的營收數據,拼多多沒有直接披露詳細的數據,僅表示其對平臺總體營收的“貢獻比例較小”。
在業績分析會上,還有分析師詢問了拼多多關于中國電商行業反壟斷、社區團購業務補貼的監管對于平臺的影響等問題,但拼多多并未作出回應。
財報發布之后,拼多多美股開盤后上漲0.34%,截至時代財經發稿,報131.26美元/股。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