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關于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有這樣一段表述: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類之一,這一發現對于研究古人類進化的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通過對北京人的研究,可以發現早期猿人向現代人類演進和發展變化的規律,為人類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證據。”
▲?最新版初中歷史教材關于北京猿人的表述
上世紀80、90年代。歷史教科書曾將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定性為“四、五十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如下圖)。
新教材的正文,僅稱其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類之一”;單元標題,僅將其定性為“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課文標題,則說他們是“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
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上世紀八十年代人教社出版的供教師使用的歷史教材參考書
這種變化的背后,有如下信息值得補充:
一、現代人類起源,存在著“多地區起源說”和“非洲起源說”兩種觀點。
前者認為不同地區的人類,各自有著不一樣的進化路線。美國人類學家魏敦瑞(Weidenreich)、中國古生物學家吳新智是持這種意見的代表人物。
后者是目前學術界的主流意見,發端于1987年。當時,3位美國生物學家選擇了來自非洲、歐洲、亞洲等地的147名婦女,從她們產后的嬰兒胎盤中提取線粒體DNA。分析后發現,這些線粒體DNA都可以追溯至約20萬年前的一位非洲婦女(被稱為“夏娃”)。按照“非洲起源說”,除了“夏娃”這一系之外的其他古人類,都在進化過程中滅絕了,中國境內的“元謀人”、“北京人”也不例外,他們不是現代中國人的祖先。
二、中國遺傳學界近年來的研究,為“非洲起源說”提供了支持。
“非洲起源說”極大地沖擊了中國學術界。部分中國學者認為,該結論“不僅否定了我們一直篤信的、中華民族的元祖是北京猿人的信念,而且也與我國發現的大量考古證據不符”,“動搖了我們對祖先的認識,也動搖了中華文明基礎”,而且“實驗方法不無商榷的余地”,進而倡議用“現代分子生物學為主的方法”來探索中華民族的起源,以消除“非洲起源說”的沖擊。提議得到了包括賈蘭坡、費孝通、錢學森在內的十位院士的簽名支持。
但后續的發展,未朝著期望的方向前進。
1998年,中國遺傳學家利用微衛星探針系統,測試分析了涵蓋五大洲(非歐亞澳美)的15個國外人群樣本和28個中國人群樣本(4漢族24少數民族),結果發現,亞洲人的基因遺傳物質的組成成分,確實與非洲人相似。
稍后,中國學術界又與美、英、澳等國學者合作,對東亞、東南亞、大洋洲的88個人群樣本的Y染色體進行了對比分析,結論認為,現代人是在1.8萬~6萬年前進入中國的,東亞原有的古老人類對現代人群沒有基因貢獻。
2001年,復旦大學遺傳學家金力帶領的團隊,在研究了來自東亞乃至整個亞太地區的12127個Y染色體后發現,所有標本中的3個Y染色體都是由現代非洲人體中同樣位點的3個Y染色體衍生的,現代東亞人種起源于非洲,獲得了遺傳學的證實。該項研究原本以證明東亞現代人獨立起源為目的,金力曾坦承,“盡管科學家以事實論證,不應該有感情色彩,我還是帶有感情色彩。我一直在想能不能從現代亞洲人當中找到哪怕一個反例證明他不是從非洲來的”,最終得出的結論卻是:“人類起源于非洲毫無爭議,我們的基因97%以上是從非洲來的,還有2.4%是由在非洲以外的早期智人所貢獻”。
目前,仍有部分中國學者致力于論證現代中國人是在本土獨立進化而來,如李占揚認為,他所研究的“許昌人”才是中國人真正的祖先,”上承周口店北京猿人,下連中國北方早期現代人,終結了中國北方現代人來自非洲的假說”。但這類研究,大多是通過“形態學”(比如顱骨外貌)來推斷各種古人類化石之間的關聯,遠不及DNA技術給出的結論客觀有力。
三、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與其他古人類發生過基因交流
按照“非洲起源論”,現代人類全部屬于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的后代。不過,這部分晚期智人,并非當時唯一的古人類。除了他們,至少還包括了尼安德特人(德國)、弗洛勒斯人(印尼)和丹尼索瓦人(俄羅斯)。
這些人類不是現代人類的直系祖先。1997年,慕尼黑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研究發現,尼安德特人的線粒體DNA序列中,有12個片斷與現代人類完全不同。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尼安德特人已經完全消失。2010年,學術界獲得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草圖,顯示現代人基因中有1%~4%來源于尼安德特人,這說明走出非洲的部分晚期智人,曾和尼安德特人有過雜交。
稍后,在2012年,學術界又完成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部分現代人的基因組中,有多至5%來自丹尼索瓦人,這說明走出非洲的部分晚期智人,也曾與丹尼索瓦人有過雜交。在對漢族、苗族、韓國人等全球120個現代人族群的257套基因組進行測序對比后,研究者還發現,他們同時擁有尼安德特人與丹尼索瓦人的基因。
主張“多地區起源說”的中國學者吳新智認為,這些新發現雖然“主張非洲作出的(基因)貢獻很大,而亞洲和歐洲的貢獻很小”,但同時也意味著“現代人起源之爭將逐漸走向協調”。不過,目前并無證據表明,包括元謀人、北京猿人在內的中國境內的“古老型人類”對現代中國人存在基因貢獻。
▲?周口店北京猿人頭骨復原模型與現代人頭骨對比
參考資料
①李輝、金力/編著,《Y染色體與東亞族群演化》,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②金力、褚嘉佑/主編,《中華民族遺傳多樣性研究》,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③金力、饒毅:《現代分子生物學如何力證人類“非洲起源說”?》,澎湃新聞,2016年8月23日。
④柯越海、宿兵、肖君華、陳華、黃薇、陳竺、褚嘉佑、談家禎、金力、盧大儒,《Y染色體單倍型在中國漢族人群中的多態性分布與中國人群的起源及遷移》,《中國科學(C輯:生命科學)》2000年第6期。
⑤吳新智,《現代人起源之爭將逐漸走向協調》,科技導報2018年第15期。
⑥莫鑫泉,《關于探索中華民族起源的提議》,1995。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