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4日,省工商聯發布2019四川民營企業100強榜單及調研分析報告。榜單以民營企業2018年度營業收入總額為基本指標,兼顧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并征詢有關部門意見后確定。
2019四川民營企業100強的入圍門檻再創新高,達到13.31億元,同比提高3.25億元。大中型企業數量穩步提升,營業收入總額超過100億元的企業達到20家,較去年增加5家;超過500億元的有4家,較上年增加2家。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以1311.77億元的絕對優勢蟬聯榜首,成為榜單營業收入首次上千億元的民營企業。
榜單呈現出民企百強全新的格局,也對下一步如何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全新的挑戰。
新格局:“頭羊”壯大“黑馬”崛起
榜單顯示,“‘頭羊’隊伍在壯大,‘黑馬’表現也很搶眼?!笔」ど搪擖h組書記陳泉如是說。記者梳理前10強榜單,有三家“黑馬”企業表現突出,分別是:中迪禾邦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金屬資源利用有限公司、浩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他們分別以373億元、206億元、189億元的營業收入首次入圍榜單。同時,壹玖壹玖酒類平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哆可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代表新經濟發展的新興企業也是首次入圍。
從區域分布來看,也和全省“一干多支”的區域發展格局相符。成都以45家的入圍企業遙遙領先,比上年增加5家,占比達45%。綿陽、樂山、遂寧緊隨其后,入圍數量位居前列。阿壩鋁廠首次進入四川民營企業100強,川西北地區實現零突破。
新特征:轉型升級成效顯著
產業結構方面,榜單顯示,第一產業入圍企業3家,較上年減少2家;第二產業入圍企業65家,較上年增加2家;第三產業入圍企業32家,與去年持平。一、二、三產業營業收入總額占比分別為 15.75%、54.95%和29.3%。四川民營企業100強總體行業結構中,第二產業仍占據主體地位,但營收逐年降低,第三產業營收穩步上升,對四川經濟增長持續貢獻力量。
從排名前十的行業來看,綜合業、建筑業、房地產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入圍企業數量最多。行業分布變化顯著,綜合業升至第一,建筑業由上一年第五升至第二,房地產、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零售業排名下降。調研顯示,2019四川民營企業100強,69%的企業為做強做大的選擇轉型升級,占比較上年提高9%;47%的企業受政府支持引導走向轉型升級的道路,占比較上年提高7%。百強中有39家企業主動轉型升級化解過剩產能,71家企業庫存規模保持合理水平,42家企業主動采取措施降低企業杠桿率。
新挑戰: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前不久,中國民企500強榜單發布,四川民企11家入圍,盡管數量比上年增加3家,但數量和質量與江浙沿海省份,仍有較大差距。
陳泉認為,還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融資成本、原材料成本、稅費負擔等因素是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的主要困擾。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是制約發展的重要因素,今年銀行等融資渠道支持力度有所放緩,同比回落0.3%。民營企業國際化進程有所波 動 ,2018 年 出 口 總 額 下 降37.58%。缺乏國際化經營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是制約民營企業海外拓展的首要因素。此外,空間發展格局有待優化,川南、川東北、攀西經濟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仍然較為突出。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對四川民營企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标惾f,下一步省工商聯將實施“511工程”,分目標、分階段、分區域發展壯大四川民營企業。力爭在未來5年內,四川民營企業中年營收100億元的企業達到50家,年營收30億元—100億元的企業達到100家,并培育出1000名優秀的民營企業家。
同步播報
四川首個民營經濟研究院成立
本報訊(記者 李欣憶)9月4日,省工商聯(省商會)正式成立四川民營經濟研究院,這是我省首個專門進行民營經濟相關研究的研究院,也是全國較早成立的民營經濟研究院。
四川民營經濟研究院首任院長胡景壽介紹,研究院的主要任務是對全省民營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和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形成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提供咨詢意見。同時,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具體的業務咨詢、指導和策劃,為各級地方政府制定發展戰略、規劃及進行重大決策提供咨詢服務。
目前,研究院已聘請了9位副院長,由高校學者、科研機構專家、民營企業家等組成,負責各研究部年度課題計劃安排,具體課題研究工作以及運行管理。
二維碼